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,工信部四大工作解析
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目标的提出,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、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。在 9 月 5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的工业稳增长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,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表示,下一步,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做好四方面的工作,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提升产品质量:技术创新是关键
技术创新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。应支持开展动力电池、车用操作系统、高精度传感器等技术攻关,着力提升产品安全性、可靠性,开发更多生活娱乐、智能办公、自动驾驶等功能,以满足消费者日益丰富的使用需求。
优化配套环境:构建绿色、循环产业生态
为了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,应适度加快国内重点矿产项目开发,加强国际矿产资源合作布局,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政策,健全回收利用体系,加强部门联合监管。这不仅可以降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,还能减少环境污染。
加强品牌建设: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
优化完善汽车产品质量监管体系,开展汽车可靠性研究与评价专项行动。持续开展“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发展”专项行动,设立“中国品牌日”汽车品牌专场,培育和打造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。
深化国际合作,实现互利共赢
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与合作,深化国际合作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进一步构建市场化、法制化、国际化营商环境。用多双边合作机制及国际交流平台,在技术创新、标准法规、测试示范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,实现互利共赢发展。
他表示:“当前,全球经济复苏乏力,国内工业经济稳增长压力较大,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,对于扩大消费、畅通循环、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复苏具有重要意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