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-HUD接连上车飞凡R7、仰望U8、问界M9,终将量产
新能源汽车占比不断攀升,新一代车主对驾驶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在这个过程中,抬头显示(HUD)逐渐成为了汽车行业的一大热点。近年来,汽车行业对HUD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,尤其是在智能驾驶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,应用愈发广泛。
HUD进阶之路,C-HUD-W-HUD-AR-HUD
HUD目前已经过了三代产品的迭代,从2000年的C-HUD到2010年的W-HUD,再到2022年的AR-HUD。
AR-HUD是在HUD光学投影系统中融入AR技术,在我们看到的真实世界中覆盖上数字图像,使得HUD投射出来的信息与真实的驾驶环境融为一体。
随着AR-HUD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,其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将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:
-
智能化:未来的AR-HUD系统将与车载信息系统、导航系统等实现深度集成,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和智能推荐,为驾驶员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。
-
多样化:将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挡风玻璃投影方式,还将拓展到其他显示介质,如车窗、后视镜等,为驾驶员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展示方式。
-
人性化:未来的AR-HUD系统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,通过优化虚像距离、视场角等参数,提高驾驶员的信息获取效率和舒适度。
-
跨界融合:AR-HUD技术将与其他领域如虚拟现实(VR)、增强现实(AR)等技术进行跨界融合,为驾驶员提供更加丰富的娱乐和信息服务。
AR-HUD面临何种挑战
如何破局
尽管AR-HUD技术具有诸多优势和潜力,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技术挑战:
-
体验效果与体积的平衡问题:为了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,AR-HUD系统需要具备较大的视场角、较高的图像质量和较远的虚像距离。然而,这些参数的提升往往会导致AR-HUD系统的体积增大、重量增加,从而影响汽车的整体设计和性能。如何在保证体验效果的同时减小AR-HUD系统的体积和重量,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。
-
PUG主流成像方案的选择和应用: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AR-HUD成像方案,如TFT、LCOS、OLED等。这些方案在性能、成本、可靠性等方面存在差异,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。如何将这些成像方案与车载信息系统、导航系统等实现深度集成,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。
AR-HUD上车加速
需求旺盛
对于预算有限的消费者而言,如何才能享受到百万级的华为AR-HUD?基于华为AR-HUD,2024款飞凡R7搭载的AR-HUD系统画质鲜艳、细腻,分辨率达到2K级,在7.5米处可以投射出70英寸的巨幕;基于智驾系统及导航,画面实时渲染,精准贴合;导航线路一目了然,驾驶者不用担心会走错路。
仰望U8
仰望U8身家百万,底气何在?智能座舱方面,仰望U8前排搭载70英寸AR-HUD抬头显示,其中内嵌丰富的行车信息,除时速、时间等基础信息以外,还能显示与导航、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相关的信息,包含限速、道路名称、动态路线引导等等。分辨率达到1920*640,亮度高达12000nits,在大太阳直射的场景,也能轻松看清楚标记。
华为问界M9
26日,问界M9正式发布,目光所至皆是黑科技。首发搭载华为AR-HUD抬头显示技术,量产车型最大可视角 13°×5°,可呈现 75 英寸超大画幅,拥有 1920x730 分辨率高清画质,12000nit 超高亮度,自适应调节,实现 1200:1 对比度,保证画面灵动清透,在正常行驶、导航状态下,持续保障驾驶员视角无遮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