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新闻

AR-HUD技术崛起,中控大屏将走向何方?

从特斯拉Model S首次搭载17英寸的中控屏开始,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将超大尺寸的中控屏作为标配。为了集成更多功能、增强人机交互、营造科技感,中控屏的趋势是“没有最大只有更大”。如今,10英寸以下的中控屏已经相当少见,新车型推出一般都搭载AR-HUD。

相比起C-HUD或者W-HUD这种上一代技术,AR-HUD不仅在投射信息的清晰度、范围和密度上有了跨越式的提升,更重要的是,AR-HUD的核心是“虚实结合”,投射的信息可以实现和场景的融合,比如导航、时速、辅助驾驶、娱乐系统、人机交互。总之,中控屏能做到的一切,AR-HUD都能在提升安全度的基础上更全面地展示给驾驶员。

关于AR-HUD和中控大屏

从功能来看

AR-HUD与中控大屏是两种不同的技术,它们在车辆信息显示方面各有特点和优势。AR-HUD是一种在驾驶员视线范围内显示车辆信息的技术,可以显示车速、导航信息等,有助于减少驾驶员低头看仪表的频率,提高驾驶安全性。而中控大屏则是一种显示车辆信息、娱乐内容等的大屏幕,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来控制车辆的各种功能。

从功能上来说,AR-HUD和中控大屏是互补的。AR-HUD主要负责在驾驶过程中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的车辆信息,而中控大屏则更注重提供娱乐功能和车辆设置。因此,AR-HUD不会完全取代中控大屏,两者在车辆中可以共同存在,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。

近年来,随着消费者对驾驶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,高端车型对HUD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。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,2019年全球汽车HUD市场规模约为20亿美元,并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50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5%。

AR-HUD面临的挑战

降低体积和功耗

为了提高AR-HUD的体验效果,需要满足以下要求:

  • 视场角:视场角需要足够大,以便驾驶员可以看到更多的信息。目前市面上的AR-HUD产品视场角一般在10°-30°之间。

  • 虚像距离:虚像距离需要足够近,以便驾驶员可以清晰地看到虚拟信息。目前市面上的AR-HUD产品虚像距离一般在1.5米-3米之间。

  • 图像质量:图像质量需要足够高,以便驾驶员可以清晰地看到虚拟信息。目前市面上的AR-HUD产品图像质量主要受到投影仪分辨率、光学系统精度等因素的影响。

为了满足上述要求,AR-HUD需要在体积和功耗方面进行平衡。目前市面上的AR-HUD产品体积较大,功耗较高,这限制了其在普通车型中的应用。因此,如何降低AR-HUD的体积和功耗是当前面临的一个技术挑战。

AR-HUD未来会干掉中控大屏吗

目前无法完全替代

宝马预计,在未来10年内,中控屏幕将逐渐被AR-HUD所取代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宝马将在2025年基于新一代电动车平台Neue Klasse的新车上搭载全景式AR-HUD。这将为驾驶员带来更加沉浸式的驾驶体验,同时也展示了宝马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决心。

虽然目前AR-HUD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,但其在汽车行业的潜力不容忽视。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,AR-HUD有望成为汽车行业冉冉升起的赛道。然而,要完全替代中控大屏,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技术突破。

AR-HUD技术的发展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。虽然目前它还无法完全替代中控大屏,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这一天或许并不遥远。让我们拭目以待,看AR-HUD如何改变我们的驾驶体验。